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公司 > 新闻&媒体

抗痘化妆品配方设计概述

May 05,2020 14:33 PM 上海 By 比莱




寻常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,通常始于青春期。痤疮会影响具有高皮脂腺密度的皮肤区域,例如面部,头皮,乳房和上背部,其特征是皮脂溢,粉刺,丘疹和脓疱。痤疮的表现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。

痤疮的成因及发病机制

痤疮的成因有以下几种:

a.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;

b. 油脂分泌过多,分泌过多的皮脂和未及时清除的汗液、灰尘、病菌、螨虫等阻塞皮脂腺口;

c. 细菌感染、交叉感染,病原微生物-痤疮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;

d. 局部炎症与免疫抗体作用;

e.遗传因素;

f.微量元素缺乏,导致角化过度;

e.心理状态失衡、精神紧张,工作压力大、睡眠不足;

f. 气候变化等因素;

g.过量的食用油炸食品,油脂分泌过多,使毛孔受阻还容易感染细菌,形成痤疮;

h. 吸烟、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痤疮的生成创造了条件。

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,具有至少四个相互影响的发病机制:胰岛素样生长因子-1(IGF-1)和雄激素驱动的皮脂腺活动增强,伴有高脂溢性皮脂溢和痢疾,毛囊异常分化,角质化增加,细菌增殖(痤疮丙酸杆菌,金黄色葡萄球菌) )和炎症以及先天性免疫宿主反应。

痤疮的临床表现


根据2019痤疮治疗指南(修订版),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。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分级方法,本指南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、4级。


在痤疮的相关文献中将痤疮可分为三种类型:粉刺性痤疮,丘疹性或炎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。前两种类型通常被称为寻常痤疮。在聚合性痤疮中,发生更强烈的炎症反应,导致更严重的瘢痕形成和炎症后病变(具体见上图)。

痤疮的化妆品配方设计

在化妆品开发过程中,通常会综合考虑痤疮的成因,有针对的进行配方设计,通常在化妆品中添加具有抑菌功能的原料、角质溶解剂、抑制皮脂分泌剂等有效成分。下面就一一介绍相关原料。

1、常见的角质溶解剂

根据粉刺性痤疮的特点,一般会采用角质溶解剂原料,在发生粉刺多时多伴随着严重的表皮角质化,可采用角质溶解剂使角质溶解或剥离,从而起到缓解粉刺形成作用,角质溶解剂主要作用是软化或剥离角质,帮助毛囊中积蓄油脂的排除或抑菌剂的有效进入。

a. 水杨酸:标准中文名称为水杨酸,INCI名为Salicylic Acid,能使蛋白质变性,具有抗菌作用。

b. 甘醇酸:标准中为名称为羟基乙酸,INCI名为Glycolic Acid,通常存在天然动植物中,有消炎作用。

c, 果酸:果酸之前在果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概述有详细介绍,能够分离、软化过度角质化而重叠在一起的角质细胞,使其能够自然脱落,松解毛囊角质栓,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质化。

d.磷脂GLA,在天然玻璃苣油中提取获得,含有大量的γ-亚麻酸,能够改善正常的屏障系统,具有抗粉刺作用。

e. 维生素A酸,2019痤疮治疗指南中为推荐药物,在治疗粉刺的外用药物中较为常见,但由于其对光具有显著的敏感性,因此在化妆品中已经被禁用。

2、常见的皮脂抑制剂

a. 过氧化苯甲酰:过氧化苯甲酰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抑制作用,可使毛囊内刺激性游离脂肪酸生成减少,同时具有轻微角质溶解作用,可单独使用,只能作为外用药。

b. Sepicontrol As:为辛酰甘氨酸和肌氨酸和锡兰肉桂树皮提取物,是一种针对油性伴有粉刺皮肤具有治疗作用的活性物质,能控制产生粉刺的诱因,抑制皮肤过度分泌,控制游离脂肪酸过氧化。

c. 壬二酸及其衍生物:壬二酸及其衍生物可竞争性抑制5-α-还原酶的作用,抑制过多的雄激素转化为二氢睾酮,最终抑制皮脂腺内游离脂肪酸过度分泌,还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,直接抑制或杀灭皮肤表皮及毛囊内的需氧菌和厌氧菌。

3、常见的抑菌剂

a. 最常用的抑菌剂主要有硫磺和间苯二酚,其中间苯二酚能使蛋白质变性,具有抗菌作用。

b. 具有抗菌作用的其他原料,例如伞花烃、氯苄烷铵等。

4. 常见的中药抗炎成分

皮肤炎症大多是由细菌感染或皮肤真菌引起,许多中草药有消炎,排脓作用,对粉刺有良好的效果。

抗菌、消炎植物:红花、金银花、丁香、黄芩等。

抗真菌的植物:小茴香、黄连、生姜、陈皮、紫苏、黄芩等。

总结

在实际配方开发设计过程中,除了上述提到的成因及对应策略,还可以利用微生态调节菌群平衡解决痤疮丙酸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增殖问题,增加皮肤屏障功能改善敏感肌预防痤疮产生,以及痤疮的情况改善后的修护问题,从而实现痤疮化妆品的多维度的设计开发。

邮件

密码

记住密码